Please message
Contact Us
宿州觉欧心理咨询中心
地址:宿州市埇桥区东昌路国购步行街3号门
邮箱:52251234@qq.com
电话:18225571122
我们生活中就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:
丈夫在单位被领导骂了,心情很不好。
回家就开始抱怨妻子,为什么饭做得这么难吃。
妻子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蹿下跳,又把孩子臭骂了一顿。
孩子回到学校,悠着一肚子气和同学打架,老师又叫来了他的父亲…
这就是著名的“踢猫效应”。
我们常常会选择和那些低于自己、或比自己弱小的对象发泄情绪,
以此来获得自身的优越感,从而使坏情绪不断传染,导致了恶性循环。
丈夫之所以不敢跟领导发火,是因为领导的社会地位高。
妻子之所以不敢和丈夫发火,是因为他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。
孩子之所以不敢和妻子发火,是因为母亲的家庭地位比自己高。
这也就意味着,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和亲近的人发火,是因为潜意识中都存在一种叫做了“风险识别板
块”的东西。
当你面对一个德高望重、或是身份等级高于自己的人时,潜意识会主动地帮你规范自己的行为,克
制自己想要爆发的情绪。
并且,会向你的大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“这个人不好惹,你小子还是放尊重点吧!”
当你面对一个德高望重、或是身份等级高于自己的人时,潜意识会主动地帮你规范自己的行为,
制自己想要爆发的情绪。
并且,会向你的大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“这个人不好惹,你小子还是放尊重点吧!”
但你的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,随即就会把坏情绪转移到那些“较为安全”的对象,例如父母、伴
和子女,从而来舒缓自己的焦虑情绪。
当你发脾气时,潜意识里是安全的,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得“就算自己再歇斯底里,这个人也不会
开我的,放心吵!"
从行为心理学做进一步解释的说法:
1、当我们在迁怒亲近的人是,置换的是,对于强者的愤怒。
2、我们真正无法接受的,其实是对于自身的无能
3、对于亲近人的伤害,是置换我们发泄情绪带来的逆向兴奋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人性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,我们之所以总对亲近的人发脾气,是因为风险识
板块早就帮我们预估好了一一我们不会承担过多的后果和代价。
王小波也管经说过“人一切的痛苦,其本质上都是对自身无能的狂怒。”
人也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,所以把一切的原因,都愿意归结于外界的不如意。
事业上不顺心的男人,有时并不会反思自己的懒惰,反而会埋怨妻子的不贤惠。
家庭里不如意的女人,有时也不会反思自己的焦虑,反而会埋怨丈夫的不顾家。
学业上不上心的孩子,有时更不会反思自己的不用功,反而会抱怨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…
当我们把一切的原因归咎于外界,把情绪迁怒与亲近的人,内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畸形的满足感,
掩盖掉的是自己的无能和懦弱,夸张化了外界对于自己成功的影响。
人在这个世界上,总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,但自己并没有拿得出的成绩引起别人的注意,所
以能选择的最直接、最廉价的方式一一就是用怒火吸引别人的注意。
当我们在发脾气的时候,其实内心是不安全的,外化出的一系列过激的行为,实际上,只是在想周
围人传递一个信号一一“我是无能,但你能不能包容我的无能”。
但从心理学上来说,这种情绪化求关注的方式,并不会让一个人幡然醒悟而奋进,相反能销削弱一个
人该有的“廉耻心”。
你去看看那些德高望重,真正在某些行业做到佼佼者的人,这些人特别能控制的自己情绪,同时
也知道哪些人是我该要发火的对象,哪些是需要我去保护的。
这些人在外雷厉风行,但在家里,对父母永远是孝顺的,对伴侣永远是温柔的,对孩子永远是有耐
心的。
他们知道自己该把严厉的一面流露给谁,同样也清楚该把温柔的一面给谁。
想克制自己对亲近的人情绪,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特别好的办法:
当你想要对亲近的人,发出无名的怒火时,不妨在家里放一个摄像头,回过头来,好好看看镜
头里那个歇斯底里、脆弱不堪的自己。
你会发现,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大部分都是在无理取闹、甚至连发火的原因都忘了,反而会产生一
种强烈的廉耻感,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倍感羞愧。
慢慢的,当你下一次想要发脾气的时候,脑海里自然会浮现“那个丑陋不堪”的自己,这会让你瞬
间理智起来,有意识地压制住自己的情绪。
所以,想明白了么?
我们之所以愿意对亲近的人发脾气,其本质不过是不敢面对内心里那个懦弱无能的自己。
破局的最好办法,其实是让自己获得成功,但获得成功的必备技能,就是先学会和那个懦弱的自己
抗争,压制住内心的恶魔,把温柔善良的一面,留给那些真正需要自己的人。